艾日安【中國最有錢的朋友圈-揭秘明清商幫!】

 
 
 
儒商:寧從商,不做官
明清時候的商人有多厲害?看「十大商幫」這稱號就知道了。

更值得探究的是,部份商人稱自己作「儒商」。儒商是甚麼呢?儒商都是讀書人出身。其實到明朝的中後期,有一批讀書人寧願從商,也不想考試做官。一些比較大的家族裡,最出色的人都去從商,不那麼出色的人才去讀書,然後考取功名回來炫耀。

以山西商人為例,當地的商人也非常富有,簡稱「晉商」。當時山西的官員也慨嘆:「我們這邊考官員的人的質素沒那麼高。」當地官員報告給皇帝時說:「因為我們山西富有的大家族都去從商,沒那麼出色的人才去做官。」

儒商:君子有財,取之有道
當時那批讀書出身、書香世代的人出來從商,就是所謂「儒商」。「儒商」認為自己和其他的商人是不同的,他們堅持「義利合一」,所謂「君子有財,取之有道」。

他們對自己的身份很有自覺性,甚至定下一些守則,如「士商十要」,「士商規程」,身為儒商,就要遵守這些守則。土豪惡霸做的事是不做的,下賤的不能做,逼良為娼的不能做。

組織商幫,分擔風險
明清商人的另一特點是很有群體性。他們成立了不同的商幫,商幫之間都有連繫,由「當家」管理。大家入會後也遵守士商規則,並由「當家」監察大家做的事。

組織商幫的另一好處,就是分擔風險。中國古代的利息十分高,可能是全世界最高的一個地方,加入商幫其中一個好處是大家要「供會」。

「供會」是甚麼?即是交會費。但交會費要有人監察,這就是剛才提到的「當家」。由「當家」看管公有帳項。公有的帳項拿來做甚麼呢?其實有少許保險成份。

一起供會當買保險
例如突然有個商會內信譽好的兄弟,生意上遇上天災人禍,急需現金周轉,要救急。¬當家」知道 便說:「可以,這個兄弟信得過,用低於市場的利息借錢給他度過難關!」

所以商人都很喜歡結集在一起,當然最重要就是體現在義利合一之上。賺取應該賺的錢,誰有難就去幫誰。

我們不是土豪惡霸,我們是義利合一的商人。


關於作者 艾日安

筆名,畢業於香港大學,後獲澳洲麥覺理大學管理學碩士,並曾任香港城市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師,現從事金融行業。積極『夫子會』活動,對國家文化、歷史及發展尤為關注。

返回堂前媒體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