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賢弟子

人皆能成為聖賢弟子

 

人皆能成為聖賢弟子:

『夫子約章』認為每個人都有「聖賢心」,都能夠成為聖賢弟子,成為確領夫子:

一、      每個人的「聖賢心」只因是為「習」及「性」所蔽蓋、又或為「惑憂懼」等所擠壓羈靡,故未能顯知;又或已顯知,卻未能發動;又或已發動,卻未能從心所欲的實踐;又或已能從心所欲的實踐,卻未感動感染他人,發揚承傳;又或已能感動感染他人,發揚承傳,卻未能建立可大可久的載體;又或已有建立可大可久的載體的計劃及能力,卻未能得到當時當代當地的有利的文化頂層設計所支持,甚至容許。  但是,自己的「聖賢心」始終由自己擁有,一旦獲得確認、發動並予以運用,個人就有了純由自己個人擁有的「聖賢心」,就再沒有什麼外在的力量和東西可改變「聖賢心」的自主和追求 [1]

二、      通過「華智慧」,「聖賢心」當得到啟發、確認,奮動,有決心實踐實行,甚至日後依據『夫子約章』確領聖職人員工作,以期達己達人,即使未完成全部程序手續成為確領的正式『夫子』及/或『弟子』,仍皆可在內心視自己為聖賢弟子,

三、      研讀「四典」、修「聖賢心」、立聖賢志、行聖賢道,達己達人,全力參與推廣華文化價值智慧的工作,通過「知、悟、證、行」,體現「道成聖心」的實踐,體驗那種具道德力量、價值力量、智慧力量和文化力量的愉快,精彩和充滿意義的人生自然不斷鋪陳向前;

 

 

聖賢弟子的九項己任:

聖賢弟子可因應自己的需要、個人志向、客觀條件,選擇自己的修持和任務,並無一定必需的,主要依從『夫子約章』即可。為方便選擇,『夫子約章』也提出了聖賢弟子的九項己任可作參考,最後可自行決定自己的選擇,或另定目標:

一、    弘道、弘教:選定一個或數個推廣華文化價值智慧的事功,自願(長期或短期)為弘揚該事功,擔上弘教行道之職務及/或崗位,甚至站在第一線參與;

二、    護教、護道:選定一位或數位『夫子』,自願(長期或短期)為『夫子』(們)弘教行道的事功上擔任支持援助配合之職;

三、    弘學、護學:選定一個或數個教學機構,又或一項數項教育事業、教育目標、教學生弟子的工作,自願(長期或短期)為此付出貢獻;

四、    奉獻:身雖在自己本職業務、工作或生意營運上,但(短期、長期或終身)選定一位『夫子』及/或一個(數個)【夫子會】,給予資源及/或其它不同的奉獻,推廣華文化價值智慧的工作;甚或行兼愛的奉獻;

五、    尊師:追隨一位『夫子』及/或老師,不單深入學習其學問,更向其道德品行實踐學習,並宣揚『夫子』及/或老師的宗旨、志業及學問,及至為其編撰「學案」等;

六、    事奉:追隨事奉一位『夫子』及/或一個【夫子會】,並自願(短期、長期或終身)為協助及參與其推廣華文化價值智慧的工作;

七、    誠敬:按自己所定的宗旨、志業 [2],以誠敬奉行,處事定於及身之內,不慕求身之外,理得安心,亦是實踐「聖賢弟子」所需做和所應做的;

八、    修己:以消遙無為為宗旨、志業,應做的應為的不違,修己以達天人合一,不慕身外之榮寵得失,是亦「聖賢弟子」的實踐;

九、    大愛、大同:本華文化價值智慧,救災扶貧、憐孤恤寡、養老慈幼、及幫助所有有需要的人,以個人力量、或舉辦機構、或經營載體、或帶領弟子或跟隨夫子,為此而貢獻努力。

 

 

聖賢弟子的根本作用:

「聖賢心」就是服膺『夫子約章』者的心,也就是服膺『夫子約章』載體及群體的心;  「聖賢」就是主宰和發動服膺『夫子約章』載體及群體之價值智慧的首腦;  「四典」就是運通、長養、內外團結服膺『夫子約章』載體及群體的血氣精神;  「聖賢職份」人員就是服膺『夫子約章』載體及群體的驅幹和器官,亦等於手腳五官五臟六腑;  所有心已確認服膺『夫子約章』載體及群體的成員或個人就是「聖賢弟子」,就是載體及群體的細胞,包括不斷做血做新細胞,被視為骨髓及幹細胞的『夫子』及「確領聖賢弟子」,所有細胞組成的卻就是以聖賢為心的【夫子會】及其它服膺『夫子約章』載體及群體;心腦血氣驅幹細胞互為一體,而且如是,載體行出來的,是依靠手腳;本條款主要闡明「聖賢職份」內容及「聖賢職份」人員工作,推廣華文化價值智慧做得有多好、多吸引、多漂亮,就要看作為手腳五官的「聖賢職份」人員;

 

 

以聖職要求自己

『夫子約章』認為「聖賢心」也在每個人之內,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以身行教,道成聖心,以聖職人員標準要求自己,更能顯現「聖賢心」確在人之內;另一方面,這也是進一步啟迪「聖賢心」、感悟證行「聖賢心」的最好方法之一;也是提高自己,建立豐盛人生的最好方法之一;

 

 

道成聖心:

所有服膺『夫子約章』的『夫子』、聖賢弟子,必重視華智慧、「聖賢心」、達德勇,必有「心不朽」,重視承傳,重視達己達人,重視當發展路上的小石,為成就更大的「三不朽」,讓他人、特別讓年青一代,成就心中所冀盼的『立德.立功.立言』,面對困難,雖當仁不讓,全力貢獻,但成功不必在我,所有不朽,必首先在心,先以「聖賢心」承載;【夫子會】的設立、所有服膺『夫子約章』的載體群體的設立,就是要更有效、更有系統、更規範的承傳、承載「聖賢心」,完成『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

 

「古之學者為己」,華文化價值智慧始終由個人自己開始,傳統的「格致誠正;修齊治平」等註  也是由個人開始、智慧深邃的「致虛極;守靜篤」等也是由個人開始;【夫子約章】認同及推廣「人皆可以為堯舜」,確證「我欲仁斯仁至矣」;聖賢首先在自己心內,首先啟發啟動自己的「聖賢心」,以道成聖心。  

 

啟迪「聖賢心」,弘聖賢志,道成聖心:「聖賢心」其大無外;其小無內;其由無始;其往無終;結合華智慧、達德勇,以【四勝依法】的勝己法修學弘道自持,往道成聖心;

 

 

 

聖賢弟子行四勝依法:

【四勝依法】 [3]即勝依「聖」、依「典」、依「體」、依「夫子」:

 

一、    【夫子會】會員學習、認識、掌握、弘揚、闡發華文化價值智慧可通過【四勝依法】,進而可運用,並以立身,止於至善,善有止,也是無止的;

二、    【四勝依法】助所有成員先尋、先依、先自達,最終轉為弘道者弘揚華文化價值智慧,達人達人;

三、    【四勝依法】,即包括:(一)首依先賢聖哲、(二)次依四部經典、(三)再依夫子載體,、(四)最終依夫子,學習為聖賢弟子;具體如下:

 

 

( 一 ) 首依先賢聖哲:

諸華先賢聖哲皆為貢獻人類、貢獻文明、貢獻文化、貢獻價值智慧、貢獻典型典範的人,均在『立德.立功.立言』有不朽的貢獻,特別在文化價值的「頂層設計」上做出超越時空的不朽貢獻,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所有【夫子會】載體、群體的「心」,是所有【夫子會】載體、群體的首個「依持」,立心立身立命之所在;

 

( 二 ) 次依「四部經典」:

「四部經典」為(一)『九九格言』及其接連的『加強版』;(二)『夫子約章』及其『約章全書』;(三)『夫子手冊』,及其更詳細的『聖冊全卷』;(四)『聖學籙』及其簡本『弟子籙』;,是所有【夫子會】載體、群體的第二個「依持」,與首個「依持」相依相配合;「四部經典」卻不單是諸華文化價值智慧很好的入門,而且能提供根本的基礎認識,從而深入諸華文化價值智慧精深如浩瀚無垠的天和星宿;

 

( 三 ) 再依夫子載體:

載體提供源源不斷的支持,華文化價值智慧精須要有效有力的載體承續發揚,達己達人;

 

( 四 ) 最終依夫子,學習為聖賢弟子:

「學莫便乎近其人」不單極其重要,還極其有效有益,依夫子承續發揚,達己達人

 

 

 

四部經典

 

什麼是四部經典

夫子會的四部經典指:『九九格言』、『夫子約章』、『夫子手冊』、『聖學籙』等。主要:

 

第一部:『九九格言』及其接連的『加強版』(即『聖賢道理』/『聖道』)及『哲理版』,主華文化中的「知」,主體是「智慧」,即「道智慧」與「德智慧」[4],其廣其深如「天」,用藍色;

 

第二部:『夫子約章』及其『約章全書』,主華文化中的「載體」建設,所有華文化「載體」要堅實而不斷繁衍,首先必須是出自「夫子」們誠敬真確的「聖賢心」,其核心方能如純金一樣,以衍育無數一心奉教弘道的華文化價值智慧的推廣者;『夫子約章』的「載體」建設,代表千錘百煉合於用,純正如火利於行,如熾熱烈火中的純金,用金黃紅色;

 

第三部:『夫子手冊』,及其更詳細的『聖冊全卷』/『夫子全卷』,主華文化中的「仁」,主體是「價值」,即「仁」的「力行達己達人」,實踐聖賢,化育人群,行六倫而法天地以裨益自然,用綠色;

 

第四部:『聖學籙』,及其簡本『弟子本』、『弟子籙』,包括極廣,並選其最美、最精華、最典範的,其中「十三人王聖君」主華文化中的「勇」,無論正反及成功失敗,危難困厄,生死犧牲,卻備主體的「六勇」,即「直勇、自勇、義勇、仁勇、智勇、大智大勇」註 [5]  『聖學籙』收錄諸華聖賢,接以文學、歷史及應用,沃潤如厚土,用玄黑色,可加或不加純白色框框或框邊;同時,體現大智大勇,也可翻轉用純白色,可加或不加玄黑色框框或框邊。

 

 

四部經典的選用

「四部經典」為所有【夫子會】和各『載體』通用,仍按『夫子約章』要求推廣,原則上不可徧廢,但不同的『載體』、『群體』可選用其中一部經典為該會的「首部經典」,都採用該部經典的顏色,作為該會會旗、會章、會徽、會址招牌、會員統一典禮的服裝等(如有),方便辨認;一般而言,只有【夫子會】總會,【夫子會聯合會】總會及總會授權的地區總會(或相關載體),方可使用四色,亦方便突出其綜合和總部的角色;  採取一部經典為「首部經典」,目的是有利一門深入,以此帶入博大精深的華文化價值智慧信仰,會眾薰修,長期得益,聖職人員,更能集中,有力推廣,但絕不接受排擠其它;該會如另有義理,提出安排,採用一色、兩色、三色或四色等,但須申明,『夫子約章』並不嚴格限制;

 

採納使用或推廣未依『夫子約章』規定而修改過後的「四部經典」中的任何一部的群組及載體,不可稱為依據或服膺『夫子約章』的【夫子會】;個人也不可稱為依據或服膺『夫子約章』的『夫子』及弟子。

 

 

推廣載體:「四部經典」及華文

夫子會使用「四部經典」作為主要推廣載體;夫子會普世推廣的根本文字載體為「華文」,即『夫子約章』第一版原版所用的文字及語言,同時必須促進推廣使用當地原有語言,並按照規定,嚴謹翻譯[6]不同語言版本的「四部經典」,更鼓勵使用當地語言語文制作普及的文字影音制品,建立當地語言語文的媒體,誠意真心將華文化價值智慧的寶庫廣泛推廣及贈予普遍的人,適合人的需要;  為方便當地人,特別聖職人員深入掌握原始華文[7]版本的「四部經典」及華文化價值智慧,及統領部份「禮」,應加強當地掌握華文,推廣華文;「四部經典」又可以簡稱「四典」;

 

以視頻或電子平臺進行跨國或環球廣播的典禮,原則上必須使用華文及普通話,但各地各國應有當地原有語言的現場翻譯;個別指定環球誦讀誦唸歌唱的,如夫子聚禮詞、禮運大同篇、孔聖誦等(一般設定在夫子手冊或其它四典內,各地各國應在其旁加入拼音),一致使用華文及普通話,環球夫子會同仁可以同聲同音誦讀誦唱。

 

下載區:shorturl.at/abhG0

 

 



[1] 孔子也說: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聖賢心」之志亦不可奪也。

[2]  一般可以是任何「宗旨」、「志業」,包括當一個好家庭主婦、軍事策略家、小麵飽店主、自己家族集團的財務負責人、將中西醫結合好的學者及/或醫師等;

[3]  「勝依法」中的「勝」是指須勝過自己的「心」、勝過自己的「身」、勝過自己的「習性」、才能最後勝過自己的「命和運」,「依法」則直指「聖」、「典」、「體」及「夫子」的四個「勝依法」,又稱「聖典體夫四勝依法」,是成員修學弘道自持的勝己法寶。

[4]   「道智慧與德智慧」,即「道智慧」與「德智慧」:「道智慧」指用以對形而上的「道」理解的智慧;「德智慧」指用以對人生價值、群體價值、社會價值、文化價值取向理解的智慧;這兩種智慧二而一;一而二,在人的性靈上互為影響,人以聖賢心不斷以智仁勇、知悟證行去體驗提升兩種智慧,實踐「德智慧」;在世間之上的形而上的「道」,卻是以「道智慧」之用為先,理一分殊、以極高明而中庸去檢驗、體現形而下的各項價值,以至其變、變局、發展及發展規律;

 

[5]   「六勇」,即:(一)『直勇』,剛而不撓,以理直行;(二)『自勇』,不屈於眾,不撓於暴;(三)『義勇』,見義而為,以義先行,公義公正;(四)『仁勇』,護孤憐弱,以仁行勇;(五)『智勇』,有謀而動,懸權而變化,行之而必果;(六)『大智大勇』,明晰大局變局,深謀而斷,不畏犧牲,成就「不朽」;

[6] 嚴謹翻譯包括重要的名詞,如:大愛、大同、天人合一、「五常」:仁義禮智信;「五德」:溫良恭儉讓  、「誠」、「敬」、「無為」、「陰陽變理」、「太極統體」、「理一分殊」、「謙」、「儉」、「節用」、「法術勢」、「三不朽」、「良知」、「良能」、「聖賢心」等的翻譯,必須按規定,如無法在當地語言尋找到合適的名詞,就或需使用當地拼音,結合仔細解釋,以求盡善盡美,盡量不會扭曲原有的義理;

[7] 原始中文版本即以「文言文」(又稱古文)所寫的版本,【夫子約章】鼓勵所有華文化價值智慧工作者或有興趣深入了解及學習華文化價值智慧者學好「文言文」,用好「文言文」,教好「文言文」,使更多學習華文化價值智慧者能更有優勢和能力。



按此下載

聖賢弟子簡介

 

聖賢弟子 - 胡詠琴

 

 

一九八五年於香港大學文學院畢業,任職翻譯工作。年幼時,受父親薰陶,唸朱子治家格言等,深受感染。從父母的慈愛,感受傳統中華文化的力量,尤其是道德人格的培養。

 

大學時參與國事學會,任出版秘書,熱愛傳統文化和渴望國家富強繁榮。近年來,加入「推廣中華文化」的行列,參與籌辦以廣大社群為對象的推廣活動,包括夫子廟會、華服巡遊、夫子盃等,期望推動年青人,培養傳承和發揚中華文化的志趣。

 

 

 

 

胡詠琴(第一排右六)在夫子廟會上

按此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