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報導:華服走進現代生活 穿出時尚


華服走進現代生活 穿出時尚

                 近年各地掀起華服(又稱「漢服」)熱潮,穿華服出遊甚至成為時尚風潮。在香港,華服愛好者跨越不同年齡層、遍布不同行業。不少華服迷表示,華服已不拘於隆重裝束,輔以輕便配搭,與時裝無異。有IT從業員日常返工皆為華服,混搭盛裝日用品;有醫生談及華服起源分類如數家珍,希望延續斷層的華服傳統文化。大公報記者 解雪薇

  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博大精深,積澱了豐厚的服裝服飾文化。夫子會、香港大學職員協會及華服推廣工作者聯會昨日舉辦「華服論壇」,來自不同界別的華服愛好者匯聚一堂,分享推廣華服的意義。

  華服愛好者余曉樺昨日以一身讀書人的道袍現身,他說自己入「華服圈」已經九年有餘,因幼時羨慕日本、韓國人都有漂亮的民族服飾,不禁腹中生疑,「我們作為堂堂擁有五千年歷史的中國人怎麼就沒有自己的傳統文化服飾呢?」作為歷史愛好者,他透過書籍及影視資料的考究發現,原來是歷史斷代導致漢服鮮有人認識,他便從自身做起,介紹和吸引更多的人穿上漢服。

  混搭現代皮帶鞋子

  讓他印象深刻的是一次韓國遊玩時,當他身着漢服在韓國皇宮拍照時,偶遇一名同樣身着漢服的女孩,「在異國他鄉因為服飾找到同胞,講返同一種語言,這種感覺非常好。」他認為穿戴反映個人的文化修養,「流行文化係傳遞於一兩代之間,民族文化能世代流傳證實其生命力和承繼價值,韓國人會透過不同場合著韓服彰顯文化自豪感,我們這一代也應該復興自己的民族傳統文化,將服飾背後的人文精神復興後傳給下一代。」

  從事IT行業的楊先生身着明代的黑色曳撒亮相,裙襬呈擴型,腰間嵌有金屬的封口皮袋,有種濟世俠客之感。他說自己屬於創新派,日常返工亦是此類裝束,「成身係混搭,皮帶和鞋子是現代的,明代的袋子則古為今用,用作裝手機和八達通等日常用品」。

  「男性裝扮單調,僅有休閒裝和西裝,超越這兩種就會被認為奇裝異服」,楊先生說自己的裝束經常被認為是道士,「我正研究如何將漢服融入日常便服」。他於兩年前社會運動之際看到社會對立,開啟思考個人信仰及身份認同,雖僅入行兩年,但已收藏有宋制褙子、交領衫、明定陵褲、大氅、圓領袍等多種服飾。

  本身是骨科醫生的潘德鄰同樣是漢服愛好者,大學時拜師學習古琴的他講起漢服起源、發展和特色更是如數家珍,「1644年後就沒有漢服,韓國人、日本人都可以把祖父母的衣服拿出來回憶,我們也應該把斷層延續起來,都可以思考下如果我們的華服未有斷層,發展到什麼模樣?」


話你知/華服少用紐扣 正好「天衣無縫」 

   華服最早源於夏商時期的皇帝禮服,上衣下裳制,古代男女都可穿,後來男子逐漸改穿袍衫作為日常服飾,而女子依舊以上衣下裳的樣式為主,稱為襦裙。華服少用紐扣,多用繩帶繫結,而且把繩帶收藏在衣服裏面,表面看不到繩帶,整件衣服像不需要任何繫帶或紐扣,所謂「天衣無縫」,正好是華服的寫照。


  華服分為三大派系,包括以傳統中國服裝的制式和要求為主的漢服派,主流是漢朝,唐朝和宋明兩代的服飾,漢服派非常重視傳統中國節日,特別古代三月初的花朝節。現代派則是認為華服漢服應該與時俱進,融入當下日常的生活、工作,不拘場合,亦配搭以先進的物料,飾物和髮型等等,部分走高檔商業路線。

  華服派種類豐富,包含所有古代現代,曾經在中華大地出現過的服裝,旗袍,甚至蒙古人的服裝,甚至不同的中國少數民族的服裝等。

內地熱愛華服者300多萬年輕人佔逾八成


【大公報訊】記者解雪薇報道:華服近年風靡全球多地,包括英國、歐洲、馬來西亞等,特別是內地,熱心華服的總人數已達300多萬人,其中年輕人佔逾八成。香港通識教育協會副主席林伯強認為,華服熱潮興起是文化自信,日後華服或會成為世界潮流,「因為非常靚及正」。

  林伯強昨日身穿華服出席華服論壇,他說,自己經常思考香港的中西文化融合的角色,「為什麼出席重要場合或重大典禮如婚宴等卻都要身着西服?」他認為近代歷史上,中國經濟、政治及軍事處於弱勢,令文化方面產生些許自卑,但情況已經開始扭轉,全球化下東方文化亦可以反過來影響西方,如韓國樂壇「馬舞大叔」Psy憑一曲《江南Style》揚威國際,韓國女團Black Pink亦頗受歐美圈歡迎,「不要覺得我們的漢字、漢服弱於西方文化,絕對不可以這麼想,現在就是我們推動中國文化的最佳時機」。

  「縱觀全球局勢,經濟、科技、軍事均由西轉向東,我們可以把握機遇,從香港做起,從推廣漢服開始」,林伯強認為,大學畢業禮可以改穿着傳統漢服,行衣冠禮,婚禮、喜宴典禮亦可用華服作為服飾,「作為文化教育和推廣,久而久之華服會成為世界潮流,因為非常靚及正」。

返回全港華服日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