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89----《發明雨傘》
89. 《發明雨傘》
(一)
魯班,姬姓,公輸氏,名班,又稱公輸盤、公輸般,尊稱公輸子,是春秋末戰國初期的著名工匠家,被後世尊為中國工匠師祖,傳統的中國,很多地方都有魯班廟。據說魯班出生於魯國的一個世代大家族——公輸族,由於他是魯國人,被稱為魯班或者魯般,後來,魯班此姓名被流傳得最為廣泛,成為通稱。魯班生於約周敬王十三年(西元前507年),40年後隱居於歷山(今濟南市東南,又名千佛山)。
(二)
由於在中國流傳著許多他對建築及木工等行業貢獻的傳說,被認為是他設計的工具及建造法則,被沿用至今,是以魯班被後世奉為工匠祖師,為中國上架行、中架行及下架行(合稱三行)工匠均敬奉的先師,戲班亦奉魯班為師。因此魯班又有魯班仙師、公輸先師、巧聖先師、魯班爺、魯班公、魯班聖祖、魯班先師及魯班祖師等稱呼。在中國各地都建有魯班殿或者是魯班廟,那裏也是行業從業員聚會、商討、行禮及慶祝的地方。
(三)
生活在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出身于世代工匠的家庭,從小就跟隨家裡人參加過許多土木建築工程勞動,逐漸掌握了生產勞動的技能,積累了豐富的實踐經驗。大約在西元前450年以後,他從魯來到楚國,説明楚國製造兵器。他曾創制雲梯,準備攻宋國,墨子不遠千里,從魯行十日十夜至楚國都城郢,與魯班和楚王相互辯難,說服楚王停止攻宋。木工師傅們用的手工工具,如鑽、鉋子、鏟子、曲尺,劃線用的墨斗,據說都是魯班發明的。而每一件工具的發明,都是魯班在生產實踐中得到啟發,經過反復研究、試驗出來的。
(四)
傳說:在魯班的那個年代,本來就沒有傘。在下雨天的時候,行人就得停止腳步,在別人房屋下面避雨,當附近沒避雨的地方時候,人們只好冒雨前行。魯班看到人們這樣的情況,靈機一動,想到了一個辦法,於是和徒弟們就用幾根柱子在一段路的地方建起了一間間小亭子,讓人們走一段路的時候可以休息一下,可是這種亭子方法並不能長久,因為人們的時間是有限的,整天躲避,時間也就這樣慢慢流失。於是他就想這麼樣才能把這個亭子弄得小巧一定,讓它可以跟隨著人們行走。
有一天,魯班看到一些孩子頭頂在頂著一張張荷葉在嬉戲,等他們來到魯班的面前時,魯班問他們為什麼頭頂上頂著荷葉,孩子們回答:「頭頂的大太陽曬得難受,頂著荷葉就不會難受了」。魯班聽完靈機一動,拿著一張荷葉回家,根據著荷葉的形狀製作出一個架構,再在下面拿到一些竹子支撐起來,拿來羊皮放在支架上,就這樣小傘就開始面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