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83---《孜孜不倦》
83. 《孜孜不倦》
(一)
蔡元培(1868年-1940年),字仲申,又字鶴卿、民友、孑民,號寉廎,小名宜哥,小字意可,乳名阿培,並曾化名蔡振、周子餘,浙江紹興山陰縣(今浙江紹興)人,原籍浙江諸暨,25歲成進士,被點翰林院庶吉士,1907年到德國留學4年,蔡元培是近代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也是中國近代民族學研究的先驅。
(二)
蔡元培是中華民國首任教育總長,1916年—1927年任北京大學校長,革新北大,開「學術」與「自由」之風;1920年—1930年,蔡元培同時兼任中法大學校長。北伐時期,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後,他主持教育行政委員會、籌設中華民國大學院及中央研究院,主導教育及學術體制改革。他早年參加反清朝帝制的鬥爭,民國初年主持制定了中國近代高等教育的第一個法令——《大學令》。
1927年參與發起「護國救黨運動」,認為應當清黨但反對殺人。1928年至1940年專任中央研究院院長,貫徹對學術研究的主張。蔡元培數度赴德國和法國留學、考察,研究哲學、文學、美學、心理學和文化史,為他致力於改革教育奠定思想理論基礎 。1933年,蔡元培倡議創建國立中央博物院,並親自兼任第一屆理事會理事長。抗戰爆發初期,蔡元培與厲麟似等上海文化界知名人士聯合組織成立了上海文化界救亡協會,積極組織發動文化界人士及民眾投入抗日救亡運動。 1940年3月5日在香港病逝。葬香港仔山巔華人公墓。
(三)
蔡元培為人寬厚、惻隱為懷,對中國社會及陋俗有透徹觀察;兩度遊學歐洲、親炙文藝復興人文主義精神及法國大革命後的思潮。他把中國文化教育「從專制時代擺渡到民主自由時代」。手定教育方針,創立現代教育制度。把北京大學學術化,奠定中央研究院之基礎。提倡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公民道德及人生觀、世界觀、美學教育。倡導自由思想、民權與女權,致力革除「讀書為官」之舊俗,開科學性研究風氣。
(四)
1908年10月15日,40歲的蔡元培正式在德國萊比錫大學哲學系註冊,成為這座德國第二古老大學的正式學生。在學籍卡上,蔡元培填寫的年齡,卻是35歲,他生怕德國教授會因為自己年紀太大而拒絕他入學。這張超過一個世紀歷史的學籍卡,迄今仍保留在萊比錫大學檔案館裏。在萊比錫,40歲的老學生蔡元培埋頭讀書,潛心學問,三年中共選修了大約40門課程,平均每學期選六門,包括了哲學、美學、心理學和民族學等。足見其好學的本色,而他後來更成為北京大學的校長,成為新文化運動的中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