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72----《食物外交》
72. 《食物外交》
(一)
林則徐(西元1785年-1850年),福建省侯官縣(今福州市區)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竢村老人、竢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後期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1811年林則徐(26歲)中進士,曾經擔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官至一品;因為主張嚴禁鴉片及抵抗西方列強的侵略,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稱譽。
(二)
西元1839年,林則徐於廣東禁菸時,使外國鴉片商人交出鴉片,將收到的鴉片於虎門銷毀。虎門銷煙成為清帝國與大英帝國爆發第一次鴉片戰爭的導火線。林則徐一生奉命與西方周旋,對於西方的文化、科技和貿易則持開放態度,主張學其優而用之。根據文獻記載,他至少略通英、葡兩種外語,且著力翻譯西方報刊和書籍。晚清思想家魏源將林則徐及幕僚翻譯的文書合編爲《海國圖志》,此書對晚清的洋務運動乃至日本的明治維新都具有啟發作用。
(三)
林則徐受命欽差大臣入廣州查處禁煙時,他先弄清廣州受鴉片毒害情況,查找各家煙館,掌握大量第一手資料。他於西元 1839年3月抵廣州,3月18日林則徐發佈兩個諭貼。3月19日下令禁止外國人離開廣州。同日,林則徐會同鄧延楨等傳訊十三行洋商,責令轉交諭帖,命外國鴉片販子限期繳煙,並具結保證今後永不夾帶鴉片,他還嚴正聲明:「若鴉片一日不絕,本大人一日不回,誓與此事相始終,斷無中止之理。」但外商拒絕交出,經過堅決的鬥爭,挫敗英國駐華商務監督義律和鴉片販子,收繳全部鴉片近2萬箱,約237萬餘斤。3月21日下令包圍商館。3月22日下令查拿英國鴉片販子顛地。於 6月3日在虎門海灘上當眾銷毀。
(四)
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到廣州禁煙時,英、德、美、俄等國的領事為了奚落中國官員,特備了西餐涼蓆「招待」林則徐,企圖讓林則徐在吃霜淇淋時出醜。事後,林則徐也設豐盛筵席「回敬」,這些領事先生。幾道涼菜過後,端上了一盤顏色暗灰而發亮,深褐又光滑,似兩條魚顛臥其中,不冒熱氣,猶如冷菜。一位外國領事拿起湯匙舀了一勺,往嘴裡一送,燙得兩眼發直,吐都來不及;又聽得「吱」一聲,只見另一位領事的嘴唇也燙出了一圈紅紅的「花邊」,其他客人都給驚呆了。這時,林則徐漫不經心地站起來介紹說:「這是中國福建的名菜,叫做太極芋泥。」從此,該菜名噪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