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55----《比喻得宜》
55. 《比喻得宜》
(一)
西元1527年農曆十月初,明代大理學家、心學家王陽明先生抵達江西廣信,徐樾是他在貴州當地的弟子,老遠跑來追隨王陽明。
當時的王陽明已經55歲,不單是大學者,而且是用很短時間已經擒獲叛亂的宸濠的功臣,提倡知行合一,心即理,他桃李滿門,名譽滿中國和海外,不過,身體卻開始非常不好,廣信的信仰者也跑來向他請教。王陽明早就聽說廣信的弟子們已為他設下接風宴,他不想太高調,所以就在船上陸續接見他的弟子們。由於弟子太多,他發現在船上接見他們有危險性,所以就傳話說,等他從廣西回來再和他們長談。弟子們抱著希望,戀戀不捨而散。
(二)
對廣信當地的弟子,他可以呼喚散去,可對從遙遠的貴州來的弟子,他就不忍心了。
一個叫徐樾的弟子,在岸邊如信徒朝聖一樣虔敬地希望和王陽明見面,王陽明答應了。
徐樾還處於王陽明心學的初級階段——靜坐。他確信在靜坐中理解了王陽明心學,得到了道和生命的真諦。王陽明就讓他舉例子說明,徐樾就興奮地舉起例子來,他舉一個,王陽明否定一個。這樣舉了十幾個,已無例可舉,徐樾相當沮喪。
(三)
王陽明指點徐樾道:你太執著於事物。徐樾不理解。王陽明就指著船裡蠟燭的光說:「這是光。」在空中畫了個圈說:「這也是光。」又指向船外被燭光照耀的湖面說:「這也是光。」再指向目力所及處:「這還是光。」
徐樾先是茫然,但很快就興奮起來,說:「老師我懂了。」王陽明說:「不要執著,光不僅在燭上,記住這點。」徐樾拜謝而去。
(四)
通過得宜的比喻,徐樾明白了:蠟燭能發光,光卻不僅在蠟燭上,還可以在太陽上、月亮上、火把上。如果心中有光,那麼光便無處不在,因為你的心已經是太陽,正大光明,普照萬物。這就是王陽明要告訴我們的。
反過來我們也可以推導,如果一個人眼中看到的全是陰暗,那麼其實不是這個世界出了什麼問題,而是他的心裏沒有光明,是他的心態出了問題。看到這點,力求扭轉,那麼光明便已不遠。
因為真正的光明,只存於心中。王陽明臨終的一句說話,他用這一句說話總結他自己的一生,叫做「我心光明」!
王陽明年青的時候學習非常繁雜眾多,很多不同的東西都引起他的興趣,除了信仰和價值的學問之外,更加喜歡地理和軍事知識等等,一直在探究人生的終極關懷;個人同時喜歡搏擊和劍術,又喜歡走到全中國的名山大川等等。中年以後,將很多不同的學問慢慢收集,精煉而且簡約化,真真正正將中國文化兼容並包,再次整理、提煉、昇華,並且再重新解讀起來,他的「四句教」非常精彩,從中可以看到他的宏大理念架構當中的基本理念! 王陽明的學説對很多20世紀的中國人、日本人、韓國人、越南人的信仰和價值都有很大的影響!對推動日本幕府的改變和明治維新也有很大影響。
王陽明提出的道德價值,並非是外在的;王陽明求取的光明,也不是外在的,,根本精神精神而卻是希望是從每一個人的心裏發光,將每個人的小宇宙燃亮起來,通過致良知,將大家的心連繫起來,將君子求諸己的要求提升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