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39----《天寶之亂》(胡兵胡將)
39. 《天寶之亂》(胡兵胡將)
(一)
要讀懂唐朝,先要讀懂「安史之亂」。由於發起叛亂者乃是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所以被冠以「安史」之名。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唐代在歷經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及唐玄宗的「開元之治」後,國勢大增,文治武功在唐玄宗開元年間達到鼎盛,屬史無前例的盛世。當時唐朝有兩座繁盛開放、先進而多彩的超級大型城市,每一個都超過100萬以上的人口,超越當時地球上差不多所有的城市,東邊的是東都洛陽,坐落在超級大型的華北大平原;西邊的是正式首都長安,屹立在關中,四邊環繞着山,面對平原是軍事要塞潼關,是軍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這兩個城市都是當年的國際城市,漢人胡人,國際上不同的人到來居住和經商,銷售馬匹、茶葉、絲綢、瓷器、香料,以致各種高級消費品,這兩個城市消費龐大,每天消耗無法計算的糧食和用品,都是從南起杭州延綿千里的大運河,在物產富饒的中國東南部運過來,這條運河,也支持中國在北部軍事行動的物資補給。安史之亂就是摧毁了這兩座世界的超級城市!
(二)
開元後期,由於安定繁榮的日子已久,唐玄宗仗著天下太平,認為沒有可憂愁的事了,逐漸喪失了以前那種勵精圖治的精神。改元天寶後,他縱情享樂,寵愛楊貴妃,信任宦官高力士,把朝政全交給宰相李林甫處理。李林甫對玄宗事事逢迎,私下卻利用職權,專橫獨斷,多次製造冤案,排除異己,甚至殺戮大臣,以便擴大自己的勢力,朝中大臣個個都懼怕他,大家叫他做「口蜜腹劍」。
李林甫還想要杜絕邊將入朝為宰相的路,以胡人沒有文化為由上奏唐玄宗,他說:「文官為將,會懼怕戰爭;胡人低賤孤立,沒有黨羽,如果用恩惠籠絡他們,他們一定能為朝廷盡力死戰」。唐玄宗聽從李林甫重用胡人,使得各邊疆大吏都是胡人,中央朝廷的職位卻由漢人壟斷,反而漢人和部份胡人中間的裂痕,不信任和對立越來越厲害,給了安祿山得以造反的藉口和機會。
(三)
李林甫當宰相共十九年,天下大亂的局面已近造成了,而唐玄宗始終沒有醒悟。李林甫死後,楊貴妃的堂兄楊國忠繼任宰相,更是排斥異己,貪汙受賄,使政治日益敗壞,更嚴重的是:楊國忠遠比李林甫無能,控制不了大局。特別當時土地兼併嚴重,貧富懸殊,政治、經濟、社會漸呈現衰敗之象。加上,國家規模發展太快,邊疆離開國家核心重地已經很遠很遠,原有的制度,包括府兵制度等,已經不能應付這樣規模龐大複雜的大唐帝國。
安祿山本是混血胡人,貌似忠誠,生性狡詐,由於得到玄宗和楊貴妃的歡心,身兼范陽、河東、平盧三鎮節度使。安祿山見唐室政治腐敗,武備廢弛。加上隋朝開始,唐初至唐玄宗100多年,東北地方一直長期進行戰爭,沒有間斷,死傷徭役不停,當地胡人和百姓一樣不堪壓力。安祿山便於西元755年,以討楊國忠為名,統帥軍隊從范陽南下,對抗朝廷,是有社會基礎的。
(四)
「安史之亂」是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它始於唐玄宗天寶十四載(西元755年),至唐代宗寶應元年(西元762年)結束,前後達八年之久。
「安史之亂」對中國後世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這場戰亂結束了盛唐的神話,也使中國的經濟重心由北方轉為東南方。
八年的安史之亂結束,唐朝出現了藩鎮制據的局面,北方的情況特別嚴重,河北三鎮經常發生由下而上的兵變和反兵變的鎮壓,甚至持續出現內部戰爭。不過,由於唐朝東南部沒有受到戰爭和內部動亂的影響,保持了繁榮。所以,中唐、殘唐,至五代十國的中國南部繼續發展,經濟及文化十分發達,貿易非常繁榮,特別形成了今日所稱的「海上絲綢之路」,與東南亞、南亞、中東、阿拉伯、非洲東岸等地區往來密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