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22----《蔡倫造紙》
22. 《蔡倫造紙》
(一)
蔡倫(西元?-121)字敬仲,東漢桂陽郡人。漢明帝永平末年入宮給事,任宦官職,章和二年(西元88年),蔡倫因有功於太后而升為中常侍,蔡倫又以位尊九卿之身兼任尚方令。蔡倫總結以往大家的造紙經歷改造造紙技術,總算製成了「蔡侯紙」。元興元年(西元105年)奏報朝廷,漢和帝命令推行他的造紙法。建光元年(西元121年),因權力鬥爭自殺身亡。
中國古代在甲骨文以後,記載文字的資料有了很大改善。在南邊,到處都生長著竹子,樹木資本愈加豐厚。大家就把竹子或木材削成一條條細長而平坦的小片用來書寫,稱之為竹簡或木簡。簡的長度由十幾公分到1米不等,常用的約30公分。一片簡上寫的字數有所不同。
(二)
寫字的人要隨身帶一把小刀,以備隨時刮掉簡上寫錯的字。簡寫滿字後用繩子串起來,一串就叫一冊。用絲繩串起來的叫絲編,用皮繩串起來的叫韋編。現代漢語中的簡體「冊」字,即是表明用繩子串成的簡。
寫一本書通常要用幾十片乃至上百片的簡,但這些竹簡、木簡太粗笨了,給書寫和閱覽都帶來了極大的不方便。大家在不斷地尋覓各種能夠用來替代竹簡、木簡的東西。在西漢時期,中國公民又發明一種叫赫蹄的絲織品。這赫蹄即是紙的最初始形狀。一起,勞動公民又發明「麻紙」。可是,赫蹄和麻紙都不是因為需求用紙才大量生產的,歸根到底,它們僅僅初始紡織工業的副產品。也即是說,大家只在製作絲綿和麻縷時,才趁便製作些赫蹄和麻紙,所以其時還沒有真實意義上的造紙術,即沒有完好的造紙辦法。
(三)
到了東漢年間,蔡倫的呈現使真實意義上的造紙術產生了。他完善了祖先的辦法,發明用廢料造紙的辦法。蔡倫是東漢桂陽(如今的湖南郴州)人,從小就進宮當宦官。漢和帝時擔任尚方令,主管製作宮中的御用器物。在此期間,他接觸了很多能工巧匠。
其時的社會生產力從東漢(西元25~220年)初年到漢和帝(西元89~105年)這段期間裏,有了長足的開展,尤其是農業和手工業的開展速度較快。東漢王朝想治理好這麼一個大國,不只需求開展社會經濟,還需樹立起皇朝的威信,然後迫切需求像紙這麼的物品來向全國各地便利迅速地傳遞朝廷的法則。
其時已開端使用赫蹄和麻紙這一類的初始紙了。蔡倫身為朝廷官員,應政治的需求,開端研討規劃能便利地製作、大量生產的紙。他剖析了赫蹄和麻紙的生產過程,發現它們是由細微的短纖維相互粘結,均勻攤鋪而成的。要生產出真實的紙,首先要找到纖維細微柔輕,並能相互粘結的質料。
(四)
蔡倫首先選定了幾種很容易找到的東西——樹皮、麻頭、破麻布、舊漁網。他讓工匠們把這些篩選出來的原料剪斷、切碎,再放在水池中浸泡。經過一段時間的水浸,這些原料中就只剩下耐爛的纖維。然後他們在石臼中將這些纖維搗成像漿一樣的東西,這些漿被抄具抄成薄層,曬乾後就成了紙。漢和帝元興元年(西元105年),蔡倫把紙進獻給皇帝。皇帝看到這種紙原料廣泛,製作方便,又質地輕薄,適合書寫,便對蔡倫讚揚一番,下令在全國各地推廣這種造紙法。
因蔡倫是發明人,人們便把這種紙稱為「蔡侯紙」。後來,與蔡倫同時代的左伯和其他人改進了這種造紙法,使紙的質量有所提高;並大幅度地提高了產量,以適應當時文化事業發展的需要。到了晉朝,造紙技術發展到了較高的水準。當時有一種「剡溪藤紙」非常有名,這種紙是剡溪(今浙江嵊縣一帶)地區利用藤類植物造出的。當時官方、民間的文書都使用這種質量上乘的藤紙。同時,有的地方出現了以竹子為原料的紙。晉代以後,紙已經完全代替了帛,紙對人類的文明貢獻實在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