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18----《破釜沉舟》
18. 《破釜沉舟》
(一)
項羽(西元前232年-西元前202年),名籍,字羽,楚國下相(今江蘇省宿遷市)人,秦朝末年西楚軍事家、政治家,號稱西楚霸王,一生人幾乎戰無不勝。
項羽為楚國名將項燕之孫,七歲後隨叔父項梁遷吳中。秦末民變期間,在會稽郡(今江蘇蘇州)起兵反秦,被後楚懷王封為魯公。當時秦國內部出現非常大的矛盾和混亂,趙高弄權,首先殺死秦始皇20多個子女,及丞相李斯,然後不斷翦除秦國皇室及貴族,所有不聽話的朝臣都被迫害,秦二世其實只是一個10多歲不懂事的孩子,朝廷亂作一團,外邊的秦國將軍人人自危。西元前207年鉅鹿之戰中,項羽率領楚軍五萬大破秦軍數十萬,秦國核心的力量土崩瓦解,決定了秦朝覆亡之勢。
項羽起兵三年,即統領山東六國諸侯滅秦,分封天下,自封「西楚霸王」,統治黃河及長江下游的梁楚九郡。項羽被譽為中國歷史最為勇猛的將領,史學家稱「羽之神勇,千古無二」,而「霸王」一詞更成了項羽的專稱。
(二)
「破釜沉舟」的典故,出自《史記·項羽本紀》,說的是秦末的鉅鹿之戰。
秦朝末年,各地人民紛紛舉行起義,反抗秦朝的暴政統治。而起義軍的領袖,最著名的有陳勝、吳廣,接著有項羽和劉邦。
西元前208年,秦將章邯鎮壓陳勝、吳廣起義之後,項羽叔父項梁在反秦戰爭的定陶之役中,為秦將章邯所敗,戰死。秦軍隨後又率軍攻打趙國,攻破趙都邯鄲,反秦趙軍被迫退守鉅鹿(今河北平鄉西南),被秦軍重重圍困。章邯率軍20萬屯於鉅鹿以南數里處,並修築兩側有土牆的通道直達王離營,以供糧草。趙將陳餘率軍數萬屯於鉅鹿以北,因兵少而不敢前往營救。
(三)
後楚懷王派宋義為上將軍,項羽為次將,帶領二十萬人馬去救趙國。宋義引兵至安陽(今河南省安陽縣)後,接連46天按兵不動。對此項羽十分不滿,去跟宋義說:「秦軍已經包圍鉅鹿,形勢這樣緊急,我軍何不趕快渡河過去,跟趙軍裡外夾擊,一定能夠打敗秦軍的。」於是請求進軍決戰,解救趙國。但宋義卻希望秦趙兩軍交戰後,待秦軍力竭才進攻。
宋義說:「我們還是等秦軍和趙軍決戰以後再說。」他又對項羽說:「上陣跟敵人交鋒,我比不上你;但說到坐在帳篷裡出個計策,你就比不上我了。」
項羽說:「現在軍營裡的糧食所餘不多,但是上將軍卻按兵不動,這樣不顧國家,不體諒兵士,哪裡像個大將的樣子?」
第二天,項羽趁朝會的時候,拔出劍來把宋義殺了。他提了宋義的頭,對將士說:「宋義背叛大王(指後楚懷王),我奉大王的命令,已經把他處決了。」
於是將士們擁項羽為上將軍。項羽殺宋義的事,威震楚國,名聞諸侯。
(四)
隨後,他率所有軍隊,悉數渡黃河前去營救趙國,以解「鉅鹿之圍」。楚軍全部渡過漳河以後,項羽讓士兵們飽飽地吃了一頓飯,每人再帶三天乾糧,然後傳下命令:「皆沉船,破釜甑」,意思是說把渡河的船(古代稱舟)鑿穿沉入河裡,把做飯用的鍋(古代稱釜)砸個粉碎,把附近的房屋放把火統統燒毀。項羽用這辦法來表示他有進無退,一定要奪取勝利的決心。
就這樣,沒有退路的楚軍戰士以一當十,殺伐聲驚天動地。經過九次的激戰,楚軍最終大破秦軍。秦軍的幾個主將,有的被殺,有的當了俘虜,有的投降。這一仗不但解了鉅鹿之圍,而且把秦軍打得再也振作不起來,項羽更將20萬投降的秦軍坑殺了;不過兩年,秦朝就滅亡了。
後來,「皆沉船,破釜甑」演化為成語「破釜沉舟」,意思是把飯鍋打破,把渡船鑿沉;比喻拼死一戰,下定決心,義無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