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17----《車裂之刑》
17. 《車裂之刑》
(一)
說起商鞅,就讓人想到他的變法,當時的商鞅深受秦孝公的重用,堪稱秦孝公身前的大紅人,那麼他為什麼最後會被五馬分屍而死呢?
商鞅(約西元前395年-西元前338年),商鞅是衛國人,衞國國君的後裔,姬姓,故稱為衛鞅,又稱公孫鞅。他是戰國時期政治家、改革家、思想家、軍事家,法家代表人物。
衛國滅亡後,商鞅國破家亡,流離失所至魏國,做了當時魏國國相公叔座的門客。
後來,魏國的國相公叔座死了,魏惠王也沒有留下商鞅,商鞅就去了秦國。
(二)
商鞅好學,早年學習法家、兵家、雜家思想,特別是對刑法之學很感興趣。當時的刑法之學就是法家的思想,是維護統治者的統治,用更加嚴厲的刑法來約束人民,從而到達道不拾遺,山無盜賊的和諧社會。
正值秦孝公在秦國頒布「求賢令」,商鞅遂由魏入秦。秦孝公很欣賞商鞅,但第一次見面時,商鞅提及堯舜禹等仁政的時候,見秦孝公興趣乏乏;遂於第二次拜見秦孝公時,使出殺手鐧,用強有力的變法改革來吸引秦孝公。
商鞅輔佐秦孝公,積極實行變法,使秦國改造成富裕強大的國家,史稱「商鞅變法」。
政治上,他改革了秦國戶籍、軍功爵位、土地制度、行政區劃、稅收、度量衡以及民風民俗,制定了嚴酷的法律;商鞅又特別提出了更嚴格和更完善的保甲和戶籍制度,將人民編入里甲,對人民管理很嚴厲,這個制度一直實行了兩千多年,甚至影響了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這種制度到現代才慢慢開始解除。
經濟上,他主張重農抑商、獎勵耕戰;
軍事上,他統率秦軍收復了河西之地,被秦孝公賜予商於十五邑,號為「商君」,史稱「商鞅」;而由他提倡的變法,稱為「商鞅變法」。
(三)
商鞅變法是站在統治者的角度,嚴苛地要求人民,連坐、告奸等都是要求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小心翼翼。這樣的改革成效很快,在高壓下,當時的秦國是真的做到了道不拾遺,山無盜賊,人民勤於當兵。
秦國當時並不只是以出身來定爵位,反而是用推動軍功來定爵位,殺敵一人,取得人頭,升一級,所以,叫做首級,使人民好戰備戰,戰爭中殺人以取得軍功封爵,這制度雖然不是商鞅發明,但經過他完善和系統化,得到認真執行,不單東方國家,從此視秦國為野蠻之國,不少貴族的權益也受損和受危害。 「告奸」這一規定,尤其要求人們在發現不法行為時,必須上告朝廷,不分身份高低,這對於許多貴族來說,也是阻礙很多,招致極大的怨恨。商鞅最後遭到舊貴族勢力的報復,即使死後,亦將他屍體受五馬車裂之刑。
(四)
西元前338年,秦孝公死後,他的兒子秦惠文王繼位。商鞅被誣為謀反,全家被殺。
當時有一個說法,商鞅之所以慘死,因為秦惠文王與商鞅之間早有私仇。話說秦惠文王還是太子的時候,曾經犯錯,但因他是太子的關係,最後由其師代為受罰,是以他和商鞅早已結下樑子;加上商鞅變法中有很多規定,危害到貴族們的利益,讓很多人頗為不滿。因此秦惠文王繼位之後,做的第一件事便是除掉商鞅。
當時的商鞅聞風而逃,到了邊境想要住旅店,但旅店卻堅持要有證件才能入住,不然就會犯法,而這法便是商鞅設立的,可謂「自作自受」了,這也就是成語「作法自斃」的來歷。之後他逃去魏國,但魏國不肯收留他,原因是怨他強化了秦國,導致魏國被秦攻打。
商鞅被迫潛回封地,秦派兵攻打,商鞅戰敗死於彤地,秦惠文王仍判商鞅車裂,也就是「五馬分屍」。五匹馬分別綁住四肢跟頭部,然後讓馬朝着各自的方向奔跑,人的身體就是用刀砍,也不是那麼容易砍斷,何況是用馬去拉?對於受刑人來說,固然是一種折磨,四肢分離的一刻更是痛苦萬分,場面相當血腥。
他在秦國的措施和改革並沒有因為他的死而廢除,秦國強大了,他最終卻落得如此下場,秦國一代功臣,實在可悲可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