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會故事#009----《老子與孔子論道》
9. 《老子與孔子論道》
(一)
根據記載,孔子曾拜訪過老子,對老子十分欽佩。孔子稱讚不已,曰:「游者可為網,飛者可為矰。至於龍也,吾不知其乘風雲上升!今日見老子,其猶龍乎!」
話說孔子三十多歲時,在魯國為官吏,想到周王朝的首都洛陽學習先王禮制,聽聞當時的國家圖書館館長老子是一位得道之士,想向老子學習大道的學問,於是便帶著顏回、子路等幾個弟子前往洛陽。
當時老子年紀大,非常低調,並沒有門徒和弟子,擔任是普通而基層的柱下史,名氣卻很大,由於老子年齡也比孔子年長很多,根據記載,孔子特意準備厚禮前往謁見,他們等了好幾天,終於見到老子,孔子獻上禮物:一隻大雁。
大雁的特點在於結伴遷徙,形成有規則的佇列,長幼有序,象徵著禮教。孔子想告訴老子,我是以晚輩的身份來向您請教的;尊您為長,表示謙恭的意思。另一方面,大雁被稱為鴻鵠,在古代代表隱士。孔子意思是說,老子是真正的高人隱士,和自己一樣,對學問、道德態度非常執著,所以虛心請教。孔子這是一方面恭維老子,一方面表明心跡,彼此雖然道不盡相同,但志向相同。
老子收到如此重禮,感到很欣慰,便把孔子師徒幾人請入內室。
(二)
孔子入座後,對老子說:「我久仰夫子大名,這次帶門徒弟子幾人特來拜謁。請問夫子近來修道進展如何?」
老子微笑道︰「我早就聽聞孔夫子的為人和行事,老夫猜到您想知道什麼,您是不是想以禮樂制度來拯救現今這個紛亂的世界?」
孔子點頭稱是。老子接著道︰「我認為在這亂世,是行不通的,我們應該學習水的德行。」
孔子說:「水有什麼德行呢?」
老子說:「上善若水,水利於萬物而不爭搶,處在眾人厭惡的地方,這是謙卑的德行。江海能這麼廣闊,都是因為它可以卑下。天下沒有比水更柔軟的,卻也沒有比它更剛強的,這就是柔德,所以柔軟可以勝過剛強。」
老子知道孔子是當世最重視智慧和最聰明的人之一,見孔子似有所悟,接著說道:「富貴者送人以財,仁人者送人以言。我不能算是富貴,勉強冒領仁人的稱號,贈你們幾句話吧。」
眾人神情凝重,準備洗耳恭聽,不想老子卻張嘴笑道:「你們看看,我這口牙齒如何?」孔子師徒莫名其妙地看了看老子的牙齒︰七零八落的,早已參差不全了。於是,他們搖了搖頭,誰也不明白老子在想什麼。
這時候,老子伸出自己的舌頭問:「那麼,我這舌頭呢?」
孔子看了一看老子的舌頭,仿如當頭捧喝,想都不用想,一下子明白老子仔細的意思,堅硬的都沒有了,柔弱的反而長存。這就是柔弱勝剛強的道理,就是水的道理。孔子感動,恭敬而且微笑地回答讚歎。
(三)
及後,孔子師徒辭別老子,起程返回魯國。途中,孔子滿臉笑容,一副心滿意足貌;相反子路則一臉沉重,顏回問道︰「子路,你怎麼了?好像有什麼事情想不通的。」
子路回答:「我們這麼大老遠跑去洛陽,原想求學於老子,沒想到他什麼也不肯教,只讓我們看他的嘴巴,實在太過份了!」
孔子聽後大笑不止。顏回對子路說:「不,我們這次來對了,老子親自傳授了別處學不來的大智慧。他張開嘴讓我們看他牙齒,是要告訴我們:牙齒雖硬,但是上下碰磨久了,難免殘缺不全;他又讓我們看他舌頭,意思是說:舌頭雖軟,卻能以柔克剛,所以至今完整無缺。」
子路恍然大悟,說道:「是啊!火看上去很可怕,而水看上去很柔和,但是死在水裡的人遠多於死在火裡的人。」
顏回繼續道:「這就好像「流水」雖然狀態柔軟,但面對擋道的山石,它卻能穿山破石,最終把山石都拋在身後;又像「風」雖然虛無,但一旦它發起脾氣來,就能撼倒大樹,甚至將之連根拔起……」
孔子聽後大讚道:「很好,你們這次大有進步,能夠舉一反三,窺一斑而知全豹,聞一言而通萬理呀!」通萬理這一點,在日後發展成為「理一分殊」的重要概念。
孔子經過這次拜訪後,明白到「硬」物容易毁掉,而「軟」的卻能保留。從此,孔子專注於教育。老子果然名不虛傳!智慧高深,學識淵博,對世界觀察入微,明白剛柔軟硬強弱的變化,真正掌握道的道理,世間少有的高度,廣度和深度,也令孔子獲益良多,增加了過猶不及、一陰一陽、執其兩端、因材施教、中庸等等的精彩思想;而數年後,年紀大的老子有見時局紛亂,找個清淨的地方退隠去了。
(四)
關於老子這套「剛柔軟硬」論,在《道德經》中有表述。鑑於概念抽象,讓部分人難以理解,老子是以水作譬喻,以具體事物加以說明,老子說:【上善若水】,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柔弱勝剛強: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
水就是懂得順其自然,所以,可以成百谷王。
老子主張的「無為」不是消極應對,不作為的「無為」,而是無不為的「無為」,是懂得尊重萬物必然存在的規律,抓住時機,找準方法,善於使用,建立自己運作的機制,才能真真正正成功運動無不為的「無為」。人不要妄自尊大,不要違逆天道,胡亂作為,而要以自然為尊,要以「道」為尊,要明白人進退而能主觀決定的,就只有自己的「德」。
比較有趣的就是,中國有四位皇帝曾經親自註釋《道德經》,其中頭兩位是唐明皇及宋徽宗,從他們所作失敗的管治上的估計,他們似乎大大誤解了無為的意思;以後的明太祖朱元璋,和滿清皇朝的幾位皇帝,對無為而無不為,運用得很好了,他們也有兩位親自注釋了《道德經》。老子對世界也很有影響,特別喜歡思辯哲學的德國人,更加喜歡《道德經》。